编者按: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浙江省安吉县以提升核心能力为抓手,借力数字化“翅膀”,全面推进安吉白茶品牌发展,努力打造“百年品牌、百亿产值”,实现“一片叶子富了一方百姓”。
安吉的一方好山好水,孕育了“形如凤羽、色如玉霜、甘甜清澈”的安吉白茶。近年来,安吉白茶产业保持健康高速增长态势,从2003年到2021年的19年间,面积从2.5万亩增长到20.06万亩、产量从150吨增长到2008吨、产值从1.5亿增长到31.13亿元,全县从业人员10万人,带动周边20万人就业。安吉白茶被纳入中国农业品牌目录,获得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原产地证明商标认定、中国驰名商标认定,每年带动全县农民人均增收8600元。
强化标准引领 深层次提升品牌核心竞争力
创建标准化生产基地。启动全国绿色食品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创建,以及整建制开展茶园产地环境检测和绿色食品认定工作。截至目前,全县17.36万亩规模茶园已全部认定为全国绿色食品原料(安吉白茶)标准化生产基地,建成安吉白茶国家级标准化示范园1个、省级标准化示范园6个。
严控标准化肥药投入。构筑安吉白茶品质保障的“防火墙”,全力建设茶园绿色防控体系,实施种养土壤提档、减肥限药工程,推广“有机肥+配方肥+茶枝覆盖”“自然生草+绿肥”生态施肥模式。在肥药实名购买制度的基础上,开展“肥药两制”改革农资店建设,推行刷脸、刷卡等信息化购销方式,拓展投入品减量增效路径,严格茶园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实施标准化地标管理。2001年安吉白茶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2019年完成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成为全省首个获得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认证、地理标志产品认证、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的茶叶品牌(全国共3个)。委托中国农业科学院茶叶研究所建立包含感官、香气、元素和有机成分的白叶茶品质地域全指纹信息的大数据信息库,为安吉白茶原产地保护真伪鉴别提供科学依据。
善借数字技术 全方位赋能品牌建设智慧化
数字测绘全面把控底数。对全县20.06万亩茶园开展数字测绘及图斑入库,完成1.7万户茶农确权登记,并“一对一”设立茶园数字身份证(茶园证),实行“一园一证”管理。通过一张全县域GIS地图统一管理安吉白茶产区分布、茶园位置、茶园面积、所属主体、种植品种等。依托安吉白茶茶园测绘数据,将茶园面积和茶园主体进行关联,合理确定每户茶园的青叶和干茶总量,利用安吉白茶大数据交易平台,实现交易总量和资金的同步划转,达到总量控制目的。
数字平台建立智慧监管。全面启用安吉白茶大数据交易平台,为每家主体建立独立的电子账户,并按其茶园面积核定茶叶总量。主体通过平台交易时,茶叶总量相应划转。茶农、茶企须根据茶叶总量,按程序定量申购防伪码标贴,打造安吉白茶全产业链闭环管理,确保原产地安吉白茶总量可控、交易可查、品质可溯。整合原有茶园用工管理、投入品追溯监管、农产品追溯等平台,利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安吉白茶全产业链的智慧化监管。通过扫描“浙农码”,即可对茶园基地信息、生产流程等每个环节进行查询。
数字分析实现产效双高。建设完成白茶全产业链大数据中心,为白茶产业资源分析、生态治理分析、病虫害预警管理分析、茶树生长管理分析、市场管理分析等收集基础数据。依托标准化清洁生产线,重点建设数字化生产控制系统,已建成5家智慧茶园,总辐射茶园面积1.6万亩,首批5家智慧茶园平均生产效率提高80%、运营成本下降45%。
创新经营模式 多维度构建品牌发展产业链
创新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创新设立母子商标管理模式,健全完善安吉白茶品牌管理办法。推行“四标一码一监制”,通过印制安吉白茶母商标、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企业子商标、安吉白茶防伪码和安吉白茶协会监制字样标识,严厉打击以次充好、假冒伪劣和查处商标侵权行为,切实维护品牌形象。
推行订单农业发展模式。大力推广安吉白茶“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发展模式,形成茶农以订单形式为企业、合作社提供原料的长效合作机制。通过统一的行业标准,让茶农专心种植管理,企业专注生产加工,从全域层面上把控茶叶品质,不断提高白茶种植专业化、规模化、集约化水平,减少中间环节,真正实现一条龙、全过程、一贯制的管理模式。
开发全产业链融合模式。开发安吉白茶特质功能,研制茶饮料、茶食品、茶保健品、茶日化用品等精深加工产品,助推安吉白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依托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原产地的特色资源,融合采摘体验、文体休闲、旅游观光、影视拍摄等同步开发建设,建成了一批以安吉白茶为主基调的休闲设施,充分挖掘品牌的深度价值。目前已形成一条产值超30亿元,三产有机融合的安吉白茶示范性农业全产业链。
浙江省安吉县打造安吉白茶区域公用品牌,始终坚持把品质标准作为“战略重点”不动摇,把数字化改革作为“创新工程”不动摇,把创新发展作为“关键支撑”不动摇,探索出一条农业品牌快速升级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