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法国总统马克龙的访华,法国的空客与中国的中船,都迎来了各自的超级订单。
空客宣布与中国航空器材签署了160架空客的协议,总价200亿美元。
(相关资料图)
中船宣布与达飞海运签署16艘超大型集装箱货船,总价210亿人民币。
此番我们给予马克龙极高的规格,可不仅仅是因为双方的贸易数字,也不是一些媒体所说的人民币结算,而是中欧产业结构协同的不断加深。
空客跟中航工业签署协议,在天津保税区新建第二条生产线,未来天津将占据空客全球五分之一的总装产能。
这标志着,未来东南亚的业务,中欧将一起开拓。
中国借助法国的技术与产业链转移,培养起来一大批工业基础和航空技术人才,建立起一大批本土零部件供应商,为国产大飞机走出国门奠定坚实的基础。
法国则借助中国的资金优势和贸易关系,重返人口爆炸增长的东南亚,由中国租赁公司将空客租给那些无法一次性掏钱的东盟国家,用廉价航空培养当地民众消费空客的习惯。
空客产业链遍布法德英西等欧洲国家,共同的市场开拓,让我们上了同一辆战车,大家要一起从占据先发优势的美国波音手里抢市场。
同样,我们跟法国的造船合作,也不是单纯的卖船。
还记得几天前法国道达尔跟我们搞了首笔天然气人民币结算么?
中东和俄罗斯等OPEC的产油国,虽然可以组建产油的OPEC组织,但是炼油的道达尔+三桶油,与船运的达飞+中远,再加上造船的中船,中法也同样形成了炼油与消费的垄断级联盟。
中欧此番借助是集装箱和LNG的造船合作,偷偷联手搞了船用甲醇燃料的绿色标准。
正所谓一流卖标准,二流卖技术,三流卖产品。
随着中欧绿色燃料标准的确立,以后向欧洲运货的船舶,如果你用的是中欧标准的甲醇,你就是绿色的,可以畅通无阻,如果你用其他标准的,你就是黄色的,就要被罚款补碳税。
未来,在这种绿色的规则之下,各大欧洲港口基于环保,只能供应符合中欧标准的燃料,也只能更欢迎符合标准的中远和达飞来做贸易。
而且,在绿色能源的升级转型过程中,空港与港口供应的绿色油,很多要由道达尔和三桶油来炼,达飞、马士基、地中海和中远运货的绿色船,很多要在中船造。
毕竟,谁绿谁不绿,标准掌握在制定规则和掌握运力的国家手里。
最后,马克龙的此次访华,也意味着美国推动中欧脱钩的计划破产。
有着共建标准的利益诉求,有着广阔的市场预期,中国跟欧洲的贸易循环还将进一步扩大。
尤其即将全面拉开的中法经贸文化交流,巨额的旅游、农副产品、奢侈品消费,会让欧洲国家乃至一些昂撒国也迅速眼红,踩踏式的竞相与我们恢复正常的外交经贸往来。
因为他们很清楚,来晚就要被人抢走了。
见证历史!中法又签了:中船获法国巨头超级大单:价值逾210亿!创“中国造船史之最”
中法又签大单!
中国造船史最大单笔订单
据最新消息,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于4月6日与法国达飞海运集团在北京签订合作协议,协议包括建造2型16艘超大型集装箱船,金额达210多亿元人民币,创下了中国造船业一次性签约集装箱船最大金额的新纪录,书写了双方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新篇章,成为中法两国经贸领域友好合作的新佳话。
此次订单包括12艘15000TEU(标准箱)甲醇双燃料动力大型集装箱船和4艘23000TEU液化天然气(LNG)双燃料动力超大型集装箱船。
这也是中国船舶集团首次批量承接甲醇燃料动力箱船订单,标志着中国船舶集团一举跻身全球新型清洁能源动力船舶俱乐部,彰显了雄厚的研发设计建造综合实力,为建设世界一流船舶集团注入新动能。
官网信息显示,中国船舶集团于2019年10月14日由原中国船舶工业集团与原中国船舶重工集团联合重组成立的特大型国有重要骨干企业,有科研院所、企业单位和上市公司104家,资产总额8900亿元,员工22万人,拥有我国最大的造修船基地和最完整的船舶及配套产品研发能力,能够设计建造符合全球船级社规范、满足国际通用技术标准和安全公约要求的船舶海工装备,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
目前,中国船舶集团通过持有中船重工集团100%的股权和中船工业集团100%,从而拥有久之洋、中船应急、中船汉光、中国船舶、中国工业、中国动力、中船科技、中船防务以及中国海防等9家上市公司控股权。
船舶大周期已到?
值得一提的,在券商人士看来,近期船舶大周期已到,行业龙头有望率先复苏。
招商证券4月5日发布的研报显示,中国船舶是全球最大的造船集团的军民品上市旗舰,拥有全行业最为头部的先进造船资产。中国船舶起源于沪东重机,在2007年通过定增收购了诸多船舶资产,改名中国船舶。公司也是中船集团旗下的两大军民品上市平台之一,与中国重工并称“南北船”。作为集团型控股公司,公司旗下的江南造船、外高桥造船是国内TOP5的造船厂。南北船合并的背景下,集团内部的业务协同逐渐取代同业竞争,对头部船厂和上市主体更为有利。
短期来看,2022年以来,新造船价持续上涨而船用钢板价格持续回落,形成利润剪刀差;长期来看,在国际船舶低碳减排政策驱动+旧船替换需求的影响下,船舶行业有望迎来长期的确定性的景气向上。“经过我们的测算,我们发现未来5年散货船+油船将迎确定性订单潮,否则航运的需求缺口将会明显扩大。行业集中度的持续提升,则进一步强化了在周期上行早期,龙头抢单的优势。”
申万宏源证券研报显示,集中度上升,竞争格局改善,十年技术迭代,中国船舶竞争力今非昔比,碳中和措施保证长期订单持续性,资产整合,中国船舶实力大增。预计2023年中国船舶新船交付将大幅上升,2023年下半年开始释放利润。根据手持订单统计,预计中国船舶集团2022、2023年交付运力4224,429,6132,744 CGT,同比增长-20.6%,45.2%。
整体来看,新造船价格从2021Q1开始上涨,以2020Q4新造船价格指数为基点,2021Q1、Q2、Q3、Q4相比2020Q4分别上涨了4%、11%、21%、22%。2021年新签船舶大部分将于2023、2024年交付。2022H1、2022H2、2023H1、2023H2、2024H1、2024H2交付订单中,2021年之前签约的订单占比为84%、83%、67%、20%、4%、5%,低价订单的占比逐渐减少, 2023年下半年开始,高价订单释放利润。